珠海通報上半年全市環境質量狀況 11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18日,在珠海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我市舉行“美麗中國”珠海實踐及2023年上半年全市環境質量狀況通報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就各類情況展開介紹。
生態環境質量向好
據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曲波介紹,2023年上半年珠海市AQI達標率92.3%,有效監測天數共181天,其中優97天、良70天,綜合指數為2.74(全省綜合指數為2.93,珠三角綜合指數為3.07),空氣質量總體優于全省及珠三角均值。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1-6月排名情況,1-6月我市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6位,較2022年同期上升3位;在珠三角9城市中排名第3位,較2022年同期排名持平。環境空氣質量六項污染物(PM2.5、PM10、O3、NO2、SO2、CO)全部達標。2023年上半年城市降水pH值范圍在4.12~7.18之間,均值為5.25,酸雨發生率為26.2%,同比2022年下降51.18%。
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100%,11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我市對11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了監測,分別為大鏡山水庫、楊寮水庫、竹仙洞水庫、乾務水庫、竹銀水庫、平崗泵站、廣昌泵站、黃楊河泵站、竹洲頭泵站、大萬山舊水坑水庫、木頭沖水庫。這11個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比例為100%。
此外,2023年上半年功能區環境噪聲晝間達標率為100%,夜間達標率為85%。同比2022年上半年,晝間及夜間達標率保持不變。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和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將按要求在下半年開展監測。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和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按要求為每年下半年監測一次,暫無監測數據。
打造美麗中國生態典范城市
市生態環境局重點項目服務科科長馮悅有介紹,2022年以來,珠海市全面啟動“美麗中國”珠海實踐,成為廣東省先行啟動美麗中國地方實踐的地市之一。2022年10月,我市突破性出臺廣東省首個美麗中國地方實踐項目五年實施方案,計劃累計投入不少于500億元建設完善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生態典范城市。
今年5月18日,經市政府同意,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發展改革局、市水務局印發了實施動態調整后的《“美麗中國”珠海實踐項目實施方案重點建設項目表(2022-2027)》,實施動態調整后,珠海實踐項目庫總項目數增加至20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加至684.83億元,2023年計劃投資增加至83.29億元。
截至2023年6月,珠海實踐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15.74億元,其中美麗森林累計完成投資1.14億元、美麗河湖累計完成投資18.12億元、美麗海灣累計完成投資10.39億元、美麗藍天累計完成投資3.74億元、美麗城市累計完成投資58.35億元、美麗園區累計完成投資18.14億元、美麗鄉村累計完成投資5.8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