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保護策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和產品中,以期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清潔生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生產過程與產品采取整體預防的環境策略,減少或者消除它們對人類及環境的可能危害,同時充分滿足人類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生產模式。
《清潔生產促進法》中所謂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是對企業現在的和計劃進行的工業生產實行預防污染的分析和評估,是企業實行清潔生產的重要前提。在實行預防污染分析和評估的過程中,制定并實施減少能源、水和原材料使用,消除或減少產品和生產過程中有毒物質的使用,減少各種廢棄物排放及其毒性的方案。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可以提高企業對由削減廢獲得效益的認識和知識、判定企業效率低的瓶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產品質量。
清潔生產的基本要點是清潔能源和原料、清潔的生產過程、清潔的產品。
1、清潔能源。包括開發節能技術,盡可能開發利用再生能源以及合理利用常規能源。
2、清潔生產過程。包括盡可能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間產品。對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進行回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3、清潔產品。包括以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為主導因素來考慮產品的制造過程甚至使用之后的回收利用,減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
根據經濟可持續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要求,清潔生產謀求達到兩個目標:
1、通過資源的綜合利用,短缺資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節能、降耗、節水,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減緩資源的耗竭。
2、減少廢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促進工業產品的生產、消耗過程與環境相融,降低工業活動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
清潔生產審核的目標:
1、核對有關單元操作、原材料、產品、用水、用能和廢棄物的資料;
2、判定企業效率低的瓶頸部位和管理不善的地方;
3、確定廢棄物的來源、數量以及類型,確定廢棄物削減的目標,制定經濟有效的削減廢棄物產生的對策;
4、提高企業對由削減廢棄物獲得效益的認識和知識;
5、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產品和服務質量。